本报讯(记者 徐璟杰)近来,家住姑苏区钮家巷11号的居民蒋老伯向“96466记者帮办”栏目反映,年近90的街坊姜老伯,不运用屋内的水池、抽水马桶等设备,而是每天将日子废物污水倒在他房子外西北角的一处下水口,继续了十余年,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日子。“不只屋外臭味熏人,下水口衔接的排污管道从我家房子下通过,渗漏的液体一度朽蚀了木质地板。”蒋老伯期望街坊中止这一行为,但屡次劝说无效,蒋老伯也很无法。
昨日,记者来到现场了解状况。钮家巷坐落平江前史背景和文化街区,与平江路接壤,巷中有着姑苏状元博物馆、吴门桥国风美学馆等景点,工作日也游人如织。站在钮家巷11号门口,一扇翻开的木质门扉后,一条小弄向里延伸,穿过一处天井、几条过道,在弯绕曲折中记者来到了蒋老伯的家——一座旧式二层单元楼被分为了三间民房,蒋老伯居于最左间。而从左面围墙和楼间一人宽的过道挤出,便来到姜老伯家。
从方位上来看,姜老伯家在北,蒋老伯家在南,间隔间隔约为两米,而就在这两米的夹隙中,蒋老伯屋的一侧搭有两座洗手台并有一个下水口,而在姜老伯房子一侧安装了一座雨棚。而两户人家的积怨,便在这一条小小的过道间发生。
“路途本不宽,他家之前的雨棚简直把路途给挡住了不说,雨水从雨棚上淌落滴在我家墙上,一朝一夕墙体都发黑了。他还每天拎着塑料桶往下水口倒日子废物污水,其间包含了排泄物,导致我家北面的窗户彻底无法开。”蒋老伯表明,两户人家之间的这条通道理论上是共用区域,但实际上彻底由姜老伯家“占据”,洗手台、下水口均为姜老伯在运用。此外,在蒋老伯的屋内,能够看见西北角的木质地板色彩显着不同,据蒋老伯称,此处的地板替换之前,被管道中渗出的污水蚀出三个大洞,且他忧虑新装的地板也会因而损坏。
在蒋老伯家门口,记者发现共有三处区域栽培着花草、仙人球等盆栽植物近20盆,蒋老伯和记者说,其间只要3盆是他家的,其他都是大院中其他街坊的。院8户人家,在公共区域的归属和区分上一向处在一个较为紊乱的状况,盆栽和姜蒋二户间的“六尺道”仅仅一个缩影。
带着蒋老伯的诉求,记者联系了钮家巷社区了解状况。社区担任人和记者说,钮家巷中两边散布着数座公房大院,有近40年的前史。因为制作时刻较早,许多房子存在短少卫生间、厨房的状况,不少居民就自行在公共区域搭了相应的功用间,再加上大院中公共空间本就狭小,“地少人多”再加上无清晰的区分,才呈现了像此次姜蒋两位老伯之间的胶葛。
“咱们曾屡次上门劝止姜老伯,但他这一行为仅仅品德、卫生习惯上的问题,难以进行本质的监管和处分。”社区担任这个的人说,近年来,针对像蒋老伯这样居于深巷旧宅、开放式小区的居民,姑苏市内成立了数家活动物业以加强管理,他们也曾经在上一年11月为蒋老伯替换家中朽蚀的地板,并修理了排污管道的其间一段。可是该担任人以为,像姜蒋两户人家数十年的积怨,现在他们只能以调停对立为主。